《燕山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哪里

   期次:第697期   作者:□  陈步伟   查看:41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明确阐发了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马克思主义行三者之间内在统一的逻辑关系,而且也明确表达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重要意义。深刻领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何处,是理解此命题之重要意义的必要维度。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能够揭示客观规律以不断指引前方方向。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进而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成为时代精神和人类精神精华的重要原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系统地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明确提出“人民主体论”“两个必然”“两个绝不会”“自由人的联合体”等重大理论命题和范式,指明了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的历史趋向和基本道路,不断指引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不断前行。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形态,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依据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揭示着中国发展的客观规律,持续扩展着中国共产党的规律性认识,并指引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毛泽东思想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内在规律并初步探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若干重大问题;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律、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规律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规律,为新时代走好新的赶考路指明方向。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能够紧随时空变化以不断实现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一个能够紧随时空变换的开放性的理论体系,即能够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为其增添具有空间风格和时代特征的丰富内容。从本质上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立足中国实践、破解中国问题、融入中国文化的理论成果,而且也是抓紧时代脉搏、紧跟时代脚步、回应时代呼声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实现守正创新的理论典范。具体而言,正是秉承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它才能在保持实现人类解放的“初心”不变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时空境遇而不断优化实现宏伟蓝图的战略目标和实践路径;才能在阐发人类文明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实践要求和特征而不断揭示和阐明带有鲜明革命、建设、改革等时空特点的具体规律;才能在指导中国实践取得令世人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不断确证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真理性。作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在具体内容方面展现出新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命题,而且还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充分展现出其具有的独特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六个必须坚持”的提出,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仅充分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而且也确证了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的决心、恒心与信心。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能够回应重大课题以不断推动社会变革。自诞生之日起,马克思主义就不是只侧重于认识世界的“书斋中的学问”,而是要将改造世界作为理论旨归的学说体系,其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人们认识、分析和破解重大课题以推动社会变革提供了根本方法。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秉承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理论品格,在中国实践的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关注并及时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和时代之问,使中国共产党能够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逐渐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使科学社会主义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诸多关涉中国、世界乃至人类命运的重大课题和挑战也接踵而至。面对如此复杂的历史境遇与前所未有的艰难险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和方法为破解诸多实践难题指明方向并取得历史性变革。无论是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基点统摄国内矛盾,还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破解世界难题,亦或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范例提供新的文明选择,都是其秉承马克思主义实践性进而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注脚,也标志着新时代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实现了新的飞跃。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能够坚守人民立场以不断实现崇高使命。作为服务于人类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不仅从学理上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一般规律,使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实践主体地位确立起来,而且也从价值上阐明了为人民谋幸福的道德原则与基本立场,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着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不仅在实践过程中为实现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而且在理论创新过程中也注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方法,时时关注人民群众的实践诉求和美好愿望,充分汲取人民群众的奋斗经验和实践智慧,使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深深根植于人民群众中进而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不仅充分指明了坚持人民立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价值底色,而且也明确了其成为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价值起点,更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立场和价值主线。只有时时刻刻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的理论体系,才能调动起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乃至人类解放的宏伟蓝图和崇高使命的实现。   

【作者简介】作者系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党支部书记、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近年来在《光明日报》《理论导刊》《理论月刊》等学术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出版著作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市各级课题7项,获省级领导批示的资政报告1篇、省市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4项,获“秦皇岛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河北省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称号。

燕山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2427次访问,全刊已有5104584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