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招生就业处陈树冬)4月14日-1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燕山大学承办、秦皇岛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协办的“职引未来-2023年全国大中城市巡回招聘燕山大学站”暨燕山大学2023届毕业生春季就业洽谈会及相关活动在学校东西校区成功举办。
本次大会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23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第二批推出的62场特色服务活动中4场跨区域巡回招聘会之一,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20余个地市的760余家用人单位受邀现场参会,涉及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18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提供招聘岗位需求2.5万余个,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等8个学科门类的80余个具体专业。来自燕山大学及周边高校的6000余名2023届毕业生和2000余名用人单位代表在招聘会上进行了对接洽谈和双向选择。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副主任陈世华,毕业生就业服务处干部单禹到会出席启动仪式和就业主题工作论坛,听取燕山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并到招聘会现场观摩调研毕业生供需情况。燕山大学党委书记赵险峰,党委副书记、校长赵丁选,党委常委、副校长蔡星周陪同出席上述活动。河北省人才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张毅,安徽省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吴颂等省内外16家地方政府人才招聘团负责人参加上述有关活动。
在校调研期间,陈世华代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向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燕山大学办学的质量和社会美誉度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活动是人社部“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推进计划”的重点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点举措,是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就业机会的重要平台。燕山大学作为人社部确定的全国最早一批参加巡回招聘的高校站点,已形成品牌效应,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巡回招聘燕山大学站“岗位多、质量好、辐射面广”的特点,既为燕大学子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也为秦皇岛及周边高校毕业生分享了“足不出户求职,面向全国找工作”的招聘福利。他期待燕山大学继续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承接更多重点专项任务,培养更多高素质一流人才,更好发挥学校就业工作的窗口、纽带和桥梁作用,为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招聘会启动仪式上,赵丁选代表学校向莅会领导嘉宾和参会企事业单位代表表示欢迎和感谢,并介绍了燕山大学概况、近期办学成绩和就业工作情况。他指出,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为国家重型机械行业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全国重点大学,燕山大学始终坚守“匠心为国铸重器、矢志不移育英才”的初心使命,累计为党和国家培养了35万名优秀毕业生。近年来,学校克服疫情影响,紧扣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主线,在国家级平台、学科、项目、竞赛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亮眼的办学成绩。他指出,燕山大学秉持“矢志不渝服务国家战略,全心全意引领学生发展”的就业工作思路和“重引导、搭平台、抓输送”的就业工作理念,认真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紧紧围绕“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发展目标,努力做好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巡回招聘站点,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招聘会前,学校组织召开了巡回招聘会工作部署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任家东对做好招聘会各项组织筹备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动员部署。招聘会期间,学校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根据职责分工优质高效抓好落实,为确保招聘会顺利进行提供坚实保障。
本次大会整体呈现五个特点:一是会议规模大,参会单位和提供岗位数量已恢复到疫情之前同期最好水平。二是招聘单位和岗位质量高,参会单位来自国家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的占比达90%以上,普遍具备较大行业影响力,招聘岗位中重点专技岗位和管理岗位占比达90%以上。三是供需匹配度好,参会单位用人需求涵盖燕山大学所有学科专业且契合度较高。四是精准对接服务更加优质高效,供需信息提前互达,定向推荐提高效率。五是“招聘会+”工作模式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会议期间,学校同步举办公共就业政策服务进校园和高校毕业生就业主题论坛,深化校地企合作,共同研究探讨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新思路、新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
据招生就业处统计,招聘会当天参会单位共收到毕业生投递简历3万余份,初步达成签约意向近1000人。招聘会期间,校属各学院领导班子和专业教师、辅导员主动到现场对接参会单位600余家,推荐毕业生1000余人次,为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奠定基础。整个活动期间,招生就业处和各学院同部分地方政府、参会单位针对专项人才引进、技术项目研究、党支部共建、学生联合培养等达成30个合作意向,学校就业平台促进校地企合作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