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坚守教育报国初心 开启新百年浩瀚征程

——校长赵丁选在燕山大学“建校溯源百周年,独立办学一甲子”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期次:第679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
  今天,是每一个燕大人心潮澎湃的日子。我们欢聚在线下和云端,共同纪念燕山大学建校溯源百周年,独立办学一甲子,一起分享燕大人的欢乐与荣光。我谨代表学校,向东重和燕大各个时期为学校作出奉献的学校历任领导、教职员工,向为学校增光添彩的校友们,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此时此刻,我们更要把最崇高的敬意献给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时代。党中央领导我们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决定性胜利和重大战略成果,国家的繁荣昌盛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
  流水汤汤,历史浩浩。站在百年历史的门槛上,我们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一百年波澜壮阔,六十载筚路蓝缕,沉淀下来的是一所有特色、有情怀、有底蕴、有担当,坚守“匠心为国铸重器”的高等学府。
  燕山大学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1920年。195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响应国家号召,将重型机械相关专业成建制迁至工业重镇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组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1960年独立办学,定名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成为原机械工业部直属高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85年至1997年学校整体南迁至秦皇岛市。199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燕山大学。1998年,划转到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管理为主。目前,燕山大学是河北省、教育部、工信部、国防科工局四方共建高校,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
  回首百年建设发展历程,总有一些特殊的时刻,难以忘怀。
  1959年,新中国第一所重型机械高等工业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学院成立大会在春寒料峭中召开,“我们要走‘高而瘦’的办学路子。”李昌校长坚定而洪亮的声音至今回荡在耳边。
  1964年,学校与第一重型机器厂联合研制成功国内最大的一万两千五百吨水压机,成为新中国重型机械工业第一次腾飞的起点。1967年,当时亚洲最大的三万吨模锻水压机又横空出世,被誉为中国工业‘四大国宝’之一。此后,中国第一台二十辊森吉米尔轧机、第一
根波纹腹板H型钢,第一条双层金属卷焊管机组,第一套冷轧带钢厚度液压自动控制系统,以及第一台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样机皆出于自燕大人之手。我们创造了一个个中国第一,一场场欢跃振奋的场面又呈现在我们眼前。
  一路走来,一批又一批燕大英才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国铸重器的初心不改。“中国天眼”、大型客机C919、北斗导航卫星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我们的科研团队参与核心部件研发;神舟飞船、中国高铁、多功能应急救援车辆等国家重大科研工程项目,凝聚着燕大学人的智慧与汗水;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援疆援藏建设、精准扶贫等国家战略行动中,活跃着燕大师生的身影。
  正如我们的老教授和校友所总结的,“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是要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我们的所学、所想、所做、所行,都是为了服务于国家发展、人民幸福。”
  燕大人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发展同向同行、同频共振,不断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奏响了一曲曲开拓奋进、砥砺前行的壮丽弦歌。
  沧海长风,百年追寻。回望办学历程,燕大人始终怀揣一流大学梦想。以“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与执着,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格局和气派。
  ——学校始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价值塑造、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推行CDIO教学模式和OBE教学理念,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燕山大学代表国家接受国际专家组观摩考察,以鲜明的工程教育特色支撑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国际工程教育组织。学校点亮了广大学生理想与信仰的火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培养了30余万共和国的建设者,涌现出了包括周铁农、张春贤、丁薛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田永君、黄庆学、段广仁等两院院士,李书福、朱兴明、陈志江等工商界精英在内的一大批杰出人才。还有在各个岗位上坚守付出的你、我、他,每一个人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着属于燕大人特有的坚持和力量。
  ——学校坚守“顶天立地”,致力于科技进步,推动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50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学研究基地;拥有国家大学科技
园和燕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以来获国家科技奖励19项,今年又有一项国家科技奖已经公示。科研成果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获评河北省唯一的A类学科;在纳米结构超硬材料等领域取得了重大原创科研成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河北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突出办学特色,努力办好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建设了一批校企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成为支撑行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基地,在行业关键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为国家战略领域发展和民生改善贡献“燕大智慧”。立足河北,在涉及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国计民生领域,提供各类科技服务。构建钢铁行业产业协同创新研发服务体系,为河北实现从钢铁大省向钢铁强省转变提供科技支撑;连续四年举办智启雄安论坛,多篇咨政报告在河北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应用。以实际行动回馈养育燕大的这片热土,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贡献燕大力量。学校扎根秦皇岛36年,始终与港城共荣共生,开展了中铁山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建设等一大批合作项目,合力打造人才高地,形成“名城育名校,名校润名城”发展新格局。学校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迈向广东,设立燕山大学深圳研究院,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深入江浙,与吉利集团、徐工集团深度合作,振兴民族工业;回望东北,设立燕山大学齐齐哈尔产业技术研究院,深化与中国一重集团合作,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面向西部,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拓展合作,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整合优势资源,深耕国防军工,在直升机助降系统、特种材料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学校扎实推进文化育人,固精神之本,铸文化之魂。秉承“厚德、博学、求是”的校训,弘扬“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的燕大精神,铸就了奋斗基因、工匠精神、卓越品质和家国情怀。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燕大人第一时间为湖北多家医院捐送了一批急需的医疗设备,危难之时体现责任与担当,展现出舍我其谁的家国情怀。发挥人文辐射功能,新建校史陈列馆,建立了燕山大学全面依法治省研究院和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中心以及博物馆。百年燕大形成的优良传统激励着全校师生和海内外校友用赤诚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在各自岗位上为实现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而奋勇拼搏!
  回顾办学历史与成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大学只有与时代结合、与国情结合,国之事业,才能一脉相承;地方高校唯有打破地域、经费、生源等因素带来的制约,才能开拓出新的发展空间。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也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再过十五年,中国要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建成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凸显。行程万里,不忘初心。燕山大学为党分忧、为国效力的崇高使命,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
  在去年召开的第四次党代会上,学校审时度势、集思广益,确定了“全面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这是燕山大学在历史交汇点上的伟大宣示,是新时代燕大人做出的使命选择。
  海风深处闻征鼓,勇立潮头唱大风。当我们站在民族伟大复兴的舞台上,面临国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要以长远的眼光,思考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燕山大学如何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汇聚起重整新装再出发的磅礴力量,在新时代开启新百年征程。
  新百年新燕大。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立身之本,建设矢志一流、英才辈出的燕山大学。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哈尔滨工业大学百年校庆贺信精神,认真落实王东峰书记致燕山大学百年校庆贺信精神,坚持和强化立德树人价值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胸怀“两个大局”,践行“四个服务”;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学校提高国际化水平,拓展国际化领域,完善国际化体
系,讲好中国故事,燕大故事,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优秀青年来校学习,为推动国家软实力建设作出贡献。
  新百年新燕大。我们瞄准前沿、科学布局,始终以“三个面向”作为学校主攻方向,建设善于创新、务实担当的燕山大学。
  始终传承和发扬在行业中的办学优势,围绕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地区共性关键问题,引导主动探究,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努力为国家“杀手锏”技术、“卡脖子”工程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把握新工科、新文科、医工融合等发展机遇,打造“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学科高峰,建设电气、信息、化学等学科高原;强本固基,逐步做大做强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冷轧板带工艺及装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拓展新领域,激发新动能,高质量推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海洋科学与工程、康养产业技术3个研究院和高压科学、清洁纳米能源、特种运载装备3个研究中心建设。新百年新燕大。我们坚忍不拔、不懈奋斗,始终把家国天下作为学校力量源泉,建设气质卓越、风骨雄健的燕山大学。
  风云变幻的时代,奋斗永远是不变的底色;朝气蓬勃的时代,奋斗永远是最古老的沉淀。当前,燕大人斗志昂扬,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燕山大学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文件精神,加强一流本科教育,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大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出台人才新政,延揽四方才俊;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激发办学活力,提升办学效益。燕大人正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意志,努力向“双一流”冲刺,以一鼓作气、乘势而上的姿态奋勇夺取新胜利。
  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时代的潮流浩荡前行,奋斗的激情永远燃烧。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在新百年征途中,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承继燕山大学一个世纪的光荣与梦想,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争做时代新人的培育者、国之重器的创造者、新风正气的引领者和燕大精神的传承者,全面推进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建设,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办出中国特色一流大学,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共同谱写壮丽的新时代华章!

燕山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355次访问,全刊已有5110953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