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 “感动你我 温暖燕大” 燕山大学第十三届雷锋人物】

身兼使命, 精准扶贫

——记燕山大学赴承德精准扶贫工作队
   期次:第674期   作者:■ 李鑫 郝晨凯   查看:217   




  为了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号召,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燕山大学第一期驻村工作队深入承德市围场县银窝沟乡马连道村、来太沟村和银里村开展扶贫攻坚工作。历经张向前、刘叶涛、柴勇、韩昱卓等4位书记的务实规划,姚远、李浩然、伦海波、张润森、王志宙、郭庆贺、段盛杰、陈飞、闫波、高峰、赵孟、韩辉等12位工作队员的共同努力,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燕山大学赴承德精准扶贫工作队的老师们身负党的使命,心系百姓、履职尽责、攻坚克难、真帮实扶,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工作,为穷乡僻壤精准脱贫构建希望的宏伟蓝图。驻村工作队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党员干部信念坚定、担当负责的政治品格,心系群众、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善谋发展、狠抓落实的过硬作风,为各级驻村干部树立了榜样。
四面环山,平原稀缺,坑坑洼洼的水泥路……这是来到来太沟村进行精准扶贫工作的韩辉老师对来太沟村的第一印象。人均占有资源少,交通不方便,与外界交流少等都是造成来太沟村贫困的原因。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来太沟村是一个勤劳的小山村,每家每户都在为过上更好的生活而起早贪黑,但勤劳一定要智慧的勤、科学的勤、合作的勤、高效的勤,为此工作队走访周边的企业、乡镇、县里面的有关部门,针对村里的贫困户大多为老弱病残,很难靠自己实现脱贫致富这一情况,因地制宜制定了脱贫计划。
  经过工作队的一系列考察发现围场县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种植西红柿,因此确立了发展蔬菜大棚,种植高端西红柿,以供给侧改革思维,走产业升级之路的发展方向。工作队利用学校帮扶资金,整合财政扶贫资金,组织贫
困户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建设大棚,引导贫困户在合作社打工,种植西红柿。工作队坚持规模化要效益,合作化要公平的原则,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调整来太沟村的产业结构,带动全村共同富裕。目前,合作社引进了订单农业,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合作社收入,确保了贫困户可以通过地租、工资和分红获得可持续收益,使贫困户彻底摆脱贫困。
  回望这一段历程,从最初和村民打交道,到建设大棚、寻找焊接工人、订购秧苗、建设管道、打井、招工、工人工资以及发放奖励,这都是对工作队的一个个考验;从早上起来把工人安排好,到进行一天的劳动,忙到晚上,还要夜以继日地制定行动方案,这都是团队的奋斗过程。
  相对于校园生活,承德扶贫无疑要艰苦许多,整个工作队代表的是燕山大学而不是个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严于律己,充分展现了燕大人的形象。回忆一年的扶贫工作,韩老师也不禁感慨:“扶贫是国家的一个很好的政策,既帮助了贫困户,又让老师们有了一个机会走出学校去锻炼自我,可惜就是时间太少了,一年还远远不够。”
2016年的正月十五,由张向前书记和姚远老师组成的扶贫工作队来到了银里村,漫天大雪,空旷的村道,青壮力基本外出打工,孩子留校读书,只有老人留在家里,俨然一副北方贫苦农村的典型形象。由于工作队对农村不熟悉,一开始还摸不清头脑,虽然身为画家的姚远老师经常前往农村,但是对于农村的贫困情况也不是特别了解。工作队先是召集党员、村代表、村委进行会议,将精准扶贫和国家政策告诉大家,然后再对当地的地理条件,民俗民风,生产状况进行了系统了解。工作队发现当地村民过于缺乏自信,很多人由于文化水平低,便不愿意去学习,只能从事一些体力活,并且干几年以后便越来越感觉不行,村民的志向不高,缺乏强烈脱贫的愿望。针对这一情况,工作队制定了扶贫先扶志的方针,依托学校的资源以及教育知识层面的优势,进行宣讲,讲解入户。
  正所谓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精准扶贫不是帮扶,要能够长期解决他们的贫困问题,工作队利用村里的广播建立了一个广播站,播放各种扶贫成功的案例,帮助村民们树立信心。姚远老师通过自己在艺术界的影响力,结合燕山大学自身优势,将银里村建设成面向高校艺术生、专业画家和艺术爱好者的写生基地和艺术创作基地;同时还注册了银里商标,银里牌成为银里村的新标志。来自艺术学院的学生们也为银里贡献出了自己的智慧,从吉祥物、产品包装到旅游地图等等都凝聚着艺术学院的力量,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银里村先后建成了烘干机械厂、康养中心、艺术酒店、民宅旅游合作社、养殖合作社、种植合作社、乡村电商七个支柱产业,使银里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村口七根耸立的柱子,便是七彩银里最好的点缀。
闫波老师作为第二批人员,于2017年来到了马连道村,当地人烟稀少,基础建设差,老房子旧房子成为映入眼前的主要建筑,与其所处的校园形成了极大的对比。一年的时间很短,摸索的进度慢成为了压在工作队心中的一块石头。整个工作队都有强烈的责任感,希望真正能帮助到当地的人,对得起自己肩负的使命,整个工作队化压力为动力,构思大量的方案,挨家挨户地进行了解,对马连道村发展方案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通过对其他几个村先进经验的学习,在一个偶然的条件下,工作队想到了光伏发电的方案,也为村民找到了一个长久发展的方案。
  方案确定后,工作队首先在村部上面建立一个28千瓦的光伏发电站,作为村里的集体产业,为村里带来了每年4到5万的收入。起到成效之后,工作队便更进一
步,为村里申报了一个30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为此整个工作队四处奔波大半年,在各个部门的协调下,30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终于批了下来。排除光照不足,有遮挡物等因素,发电站在村里的一个土坡上安了家。有了集体产业,村里身体不便的村民便有了自己的工作岗位,负责对光伏发电站进行日常打扫和维护,其村内贫困户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除了在经济方面的努力,工作队也十分重视村民精神生活、文化生活方面的改善。不仅为马连道村盖了全新的村部,而且还新建了一个供村民活动的广场。此举不仅解决了村里开会没有地方的问题,还极大地丰富了村民们在劳作之余的生活。从闫波老师的口中我们得知,村民们对此举赞不绝口。其实这也是扶贫攻坚的另一层含义,那就是不仅要扶经济,也要扶精神,扶文化。
  设备有了,岗位有了之后便是确立真正的贫困户,为此工作队进行了层层的筛选,制定了成为贫困户的条件,对每家每户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以确保光伏发电站的收益能够帮助到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
在进行扶贫的这段时间里,工作队经历了许许多多不曾预料的事,但无论是气候的不适,身体的不适还是工作条件的艰苦到最后都成为了工作队努力工作的动力。燕山大学赴承德精准扶贫工作队是燕大扶贫的代表,是燕大为精准扶贫贡献出的强大力量,正是有这样一支不怕艰苦,勇于奉献的工作队,才将围场扶贫的事例做成扶贫的典范。“精准扶贫”不只是一时的口号,而是长期奋斗的过程,一批又一批的燕大人正向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奋斗着。全社会都应该持续关注社会中存在的贫穷情况,全民致富,全民扶贫。我们当代大学生应以扶贫工作队为榜样,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我国的扶贫工作贡献自己的智慧,爱心接力,传承燕大精神!

燕山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6729次访问,全刊已有5088238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