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跳跃”的现代文学课

——记文法学院徐敏老师
   期次:第640期   作者:□ 2016级 文法学院 贾睿宁   查看:48   




  “诸位,早上好”。这是徐敏老师清早上课前常说的一句话。款款而来的身影,古朴而又典雅的打招呼方式。天空明朗,晨光微曦,讲课声似乎带着韵律。
  徐老师会提前十分钟到教室,先用多媒体把课件中的内容呈现出来,方便大家提前预习及思考。接着便走下讲台,走到同学们中去,看看大家清早的活动,听听大家关注的话题和讨论的内容,和大家讨论和交流。
  文法学院16级王天宝说:“在和徐老师交流时,感觉她就像阳光照射中缓缓流淌着的清泉,宁静深邃的思想里又有着亲切感”。徐老师说:“我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我自己经历的一些事情,无论是美好还是遗憾,都能够给你们一些启发。”在论述某一具体问题之时,她很少告诉大家具体结论性的内容,而是一直在说:“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由此引发大家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她一直鼓励我们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我们对于一个问题有自己的想法和态度。这种模式不仅调动了课堂的气氛,让思维的火花碰撞飞溅,更给了大家一个平台,让我们说出了自己的声音。
  徐老师上课的最大特点就是“跳跃”。别看她是教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老师,但是她上课时可以带着大家纵横古今,博览世界。“其实中国现代文学是一个点,通过这个点,古今中外皆可进入心中。”徐老师说。她在讲一首刘半农的小诗 《一个小农家的暮》 时,说到这首诗既描写了夫妻和孩子在乡野里非常平淡温馨的生活,又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她用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的 《猎人笔记》 举例说明,希望我们将来读到这部作品时能够更深地体会到作家对现实的感受和乡村背景的结合。还有一次讲到鲁迅的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对“农民命运的关注”的特点时,她提到了梁鸿的 《中国在梁庄》 和阎连科的 《日光流年》。还记得她在讲诗歌的时候把问题小说和小诗这种题材做比较,在分析冰心的 《去国》 里留学生形象时,提到鲁迅的 《狂人日记》 和钱钟书的 《围城》 ……学生王泽环开玩笑地评价道“听徐老师讲课就像同时在看很多部情景剧”,文法学院16级东方滢说道:“每次看到徐老师旁征博引,四海遨游的时候,就明白了文学的最大魅力。”在徐老师的“跳跃”里,我们的眼光没有被局限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隅,而是把眼光放得更宽,更远,更高。我们所了解到的不仅仅是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更是民族与世界的未来。“跳跃”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每一次的起跳,都是为了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天空。
  为了培养我们的问题意识、反思意识及置疑精神,徐老师精心设计了小班研讨环节。她在一些经典且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里提出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并让我们写出自己的发言提纲结合PPT演讲。在小班研讨课上,台上的发言同学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给出自己的观点,下面坐着的同学对他的观点中的不足之处加以补充,对阐述不清的话语加以追问,最后老师会对同学们的讨论加以总结概括,补充升华。很多我们没有想到或者无法深入的问题,徐老师都会一一讲述出来。记得有一次在讨论 《春桃》 中体现出来的宗教思想时,发言同学总结出了佛教的“残缺说”、“以苦为乐,苦中作乐”,以及道教“不受束缚”的自由论等等之后,徐老师最后补充了“民间的侠气精神”,让我们一下子跳出了大众化宗教的圈子,拓展了我们对于宗教的定义。大家都觉得这样的方式比自己干巴巴地读一部作品要好得多,在相互探讨、交流、辩论里可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我们在相对独立的个人世界中有了对他人想法的认同感,同时也提高了对作品理解的深刻性与全面性。徐老师说:“我觉得学文科尤其是学文学,最适合的也许就是小班研讨模式”。
  文法学院16级贾浩月说:“《菜根谭》 中讲 ‘常里识英奇’,徐老师虽看似平常,但心中有智,腹有诗书。”如果说文学是一个充满了声,光,色彩的世界,那么徐老师的现代文学课就如烛光冷照山壁,在黑暗深邃里带给我们美丽,自由。她始终立足于文学,立足于中国的土地,却能够带领我们探测到历史和人性的深处。她用那一节节“跳跃”的文学课,带给我们一次次生命旅程的追寻。花之潮,月之落,燕大之晨,听徐君授课,则有仙灵相访,古哲会神。

燕山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0019次访问,全刊已有509412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