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从自动化专业的创办历史看燕大精神

——访臧瀛芝、宋维恭二老
   期次:第507期   作者:●王辛刚韩晓婵   查看:258   




  从无到有的工企专业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60年。当时,哈工大重型机械学院刚刚创立两年。在两年的发展过程中,校领导逐渐意识到,一个仅靠从哈工大分离出来的锻压与轧钢两个专业的学校很难得到长足发展,而且现有的两个专业也急需一个与电相关的专业的配套支持。于是,创立一个与电相关专业的提议便被学校提上了日程。
  毕业于东北工学院,又是哈工大建国后的首批硕士生的臧瀛芝老师,顺理成章地担负起了这项重任。面对着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的局面,臧老师首先想到的是人员配备。于是他再次返回哈工大,“精挑细选”了当时还是哈工大工企专业四年级(当时大学为五年制)学生的宋维恭、徐征明两位老师。由此,这两位老师便像当时的大多数大学生一样,在没毕业的情况下预分到了富拉尔基。
  走下火车时,两位老师顿时有些发愣。“当时那只是个大屯子”,宋维恭老师如此表述对富拉尔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本就没有几条街道,仅有的几条街道上也只是预留了街道的空间还没有铺路;所谓的工厂,从外面看上去了只是几排破旧的平房;而学校的主教学楼也仅仅是刚打好地基……但凭着年轻人的干劲与冲劲,两位老师踏踏实实地投入到与臧老师共同创建新专业的工作当中。这三位老师被后来人戏称为我校电气专业的“三元老”。第二年,新专业的教师队伍扩大到了十几人,这也仅仅是刚刚够用。臧老师回忆说,当时仅有一名实验员,一周要教二十多学时的课,而当时这是一件很普遍的事。
  所幸,当时学校的教材、教学体制等都有哈工大可以效仿,为几位老师减轻了不少负担,然而实验设备的短缺却是不得不着手解决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臧老师只身一人前往上海购买器材。为了节约有限的差旅费,臧老师成了上海路边小摊上的常客,常常是一碗鸭血汤加上两个火烧就是一顿午餐;每次都是将大型的仪器设备托运,小的就自己手拎着上火车;买不上坐票,时常要站着度过上海到富拉尔基的近3天3夜的旅程,在火车上偶尔打个盹的时候还要担心着手里的设备……仪器设备到位了,由臧老师主持设计,锻压专业李德连老师具体指导制作,作为其学生毕业设计内容的2.5M剪板机正式建成,这是我校自主制造的最重的设备之一。随后,我校又自主制造了液压弯板机等设备。这些设备中有许多都为我校工作了几十年,有的至今仍在使用。
  在克服了种种困难之后,我校一个崭新的专业诞生了。这个新专业沿袭了当时哈工大这个专业的名称———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1962年,该专业改名为电力拖动及自动化专业;1972年前后,又改名为自动化专业,并于同年分离出计算机专业;1984年左右,在该专业的基础上,我校又成立了自动控制系和计算机系。这便是我校今天电气工程学院和信息科学工程学院的前身。
  破茧成蝶的自动化专业文革结束后,自动化专业又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这突出表现在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上。自动化专业是我校第一个与国外大学开展交流的专业。1982年日本东京上智大学的高桥浩尔来东重讲学,这是东重历史上第一次让外国学者登上了自己的讲台。1984年,由院长朱智超、教务处处长靳辅安及自动化系主任臧瀛芝三人组成的代表团赴日本东京与上智大学校长大谷启治签定了国际合作协议,即以自动化专业为基础开展合作交流,互派教授讲学,我校毕业生可赴日留学攻读博士学位。此后,崔霖成为了第一个留学生,之后申铁龙、臧怀泉、焦晓虹等赴日留学,打开了我校对外交往的大门。
  1985年,我校开始了二次创业。自动化专业更是作为最先搬迁到秦皇岛的专业之一,从头到尾品尝了二次创业的苦涩与辉煌。
  宋维恭老师说:“其实从自动化专业的发展中你可以看到燕大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两大法宝:一种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种是老师们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在客观条件那么恶劣的情况下靠的就是教学质量。”
  久久地品味着这两位已经在教学岗位上奋斗了近50年、至今仍在带研究生的老师的话语,我们似乎看到了自动化专业、燕山大学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在许许多多臧瀛芝、宋维恭老师这样的家长的精心呵护下不断成长,这成长的历程中有鲜花,也有荆棘,但最终一路走来并将一路走去……

燕山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769次访问,全刊已有5097789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