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家有雏燕初长成

——访赵玉泽老人
   期次:第507期   作者:●王鹏   查看:214   




  五月的燕大,绿色满园、百花盛开、湖泊静美、环境宜人。一座座教学楼、实验楼以及宿舍楼,在海风的吹拂下静静地聆听这夏日校园的欢歌。这是一所现代化园林式高等学府,怡人的环境、迷人的海景、醉人的学习氛围,让你禁不住爱上她。然而你可知道,在拥有这一切之前她经历了怎样艰苦卓绝的奋斗?58级校友、原校工会主席赵玉泽老人向我们讲述了那段往事。
  破壳出世东重刚建校时,学校只拥有一个小院、三栋三层小楼、三间小平房以及院中央的一个大菜窖。两栋小楼作为教工宿舍,剩下一栋作学生宿舍兼食堂,几间平房当教室。规模甚至比不上现在一所县级小学。
  58级学生是东重的第一批学生,大约240名。开学第一个冬天,他们就面临严峻的挑战。赵玉泽老人说,富拉尔基冬天温度常在零下十几度,他们当时在没有暖气的平房上课,用来取暖的铁炉子,生火时冒出浓烟经常把同学们呛得泪流满面。天气太冷,很多同学脚冻坏了,长了冻疮,上课痒得忍不住就狠劲跺上几脚。所以上课时,总不断可以听到跺脚声。一次,上课时又听到同学在跺脚,老师就停下来说:“我们讲半个小时课,大家就一起跺会儿脚吧!”严寒几个月就过去了,老师的细心却一直温暖着在困境中求学的莘莘学子。
  正是在老师用心教导、学生认真刻苦的学习氛围中,东重逐渐提升了名气,并在那个大力发展重工业、大炼钢铁的时代闻名一时。
  羽翼渐丰1985年5月,经机械工业部正式批准,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秦皇岛分校正式开工。在一片桃园上,燕山大学拔地而起。由于是当年建设、当年招生,很多设施在开学时仍未建设到位,新生报到被迫推迟到10月7日。很多家长写信打电话询问,一所重点大学怎么会把开学时间推到那么晚?为此,学校给每位新生家长发信,耐心解释原因,稳定了家长们的情绪。
  10月份,燕大的首批学生来报到了,而他们面对的是一片钢筋、水泥、砖瓦、水洼。85级学生的开学典礼就在海滩上举行。对于这样的学校,很多家长不能接受,要带孩子退学复考。当时基础部党总书记赵玉泽老师留住他们说:“请先上一个月,看看我们的师资力量,再决定去留吧!”为了让学生接受学校未建好的现状,安心学习,赵老师和新生的辅导员们付出了极大的心血。那时,学生们上课在临时搭建的八间平房里,条件很艰苦,来回上课、吃饭很不方便。有些同学怨气很大,就把打油诗写满墙,多数是抱怨燕大条件差的,那时新生情绪都不稳定,所以这样的打油诗影响很不好。赵老师发现了这种情况,主动找他们谈话,告诉他们条件差只是暂时的,学好专业技能才是最重要的。后来其中一位同学为了挽回影响,特意给《开拓者》(当时学生所办校报)赋诗一首。“来到燕大已两月有余,回想两个月中之所感、所叹、所为,殊自惭愧。刚来时的悲观、嗟叹已被学校领导的认真工作态度和真切的关怀所冲散,时至今日,我已变得乐观、向上了。我深深地感到了燕大的确是个好学校,有这样的不畏困难的开拓者,怎不让人感到欣慰?特赋七律一首,以示欣喜:莫向艰难问苦困,开拓就是大学生。不管刺骨无暖气,哪怕荒凉少乡音。几度春风化细雨,一朝重语感我心。遥看燕大十年后,遍地鲜花赞前人。”
  为了建好燕大分校,学校从东重调来了最好的老师、最优秀的辅导员。他们有的放下在富拉尔基的妻儿老小,只身来到燕大;有的刚结婚两天就赶到分校当辅导员。赵玉泽老师记忆最深的是放弃安逸工作和继续深造机会,来燕大当辅导员的朱清香老师。
  她原是东重党委宣传部干事,工作不久她就考上了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第二学位。在她拿到攻读第二学位录取通知书时,学校在秦建分校的计划定下来了,正急需人去建设和管理新校区。学校有关领导征求她的意见,她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选择了去做辅导员。刚建起来的分校,学生情绪不稳定,又有大量事务性工作,辅导员担子特别重。她曾因学生的调皮哭过,却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
  因为有了老师的奉献和学生的理解,85级470名本科生,没有一个退学。
  正是在众人如此的呵护下,幼小的燕大茁壮成长。今天,她屹立的海滨城市因拥有她而更添一份光彩;她的学生也因出自燕大,而在苦难中练就坚强;她自己也因拥有更美丽的校园、更优秀的老师、更出色的学生而阔步向前。

燕山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767次访问,全刊已有5097702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