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以 史 为 源

   期次:第592期   作者:宫俐   查看:44   

  时光的洪流不曾等待在生活中缓缓前行的我们,回首过去便成了一件美好而又安抚心灵的事。又到了秋冬之际,我行走在燕园之中,看着这里的一草一木,走过每一条路,经过每一栋楼,感悟着这个校园带给我的最深刻的启迪。
  如果说“传统是我们生命中最信任最可靠的摇篮”,那么校史就是一个学校、一群学子成长中最值得依靠的摇篮。从历史中走来,我们作为新一代的燕大人,不仅感怀着吾辈成长的风调雨顺,更要感念前人创业的筚路蓝缕。
  从美丽的冰城哈尔滨到新兴工业区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从茫茫的东北一隅到沿海开放城市秦皇岛,从一个为了新中国工业化迁赴祖国边疆的哈工大机械系到我国第一所为重型机械工业培养技术干部的高等工业院校……一路走来,看似辉煌无限的发展脉络却潜藏着步履艰辛、自谋发展的深深苦难。
  多少人在手握不住粉笔、钢笔内胆结冰的寒冷冬季坚守岗位,多少人顶着东北风、住着干打垒的富拉尔基艰难拓荒,多少人在十年的动荡与混乱中坚定信念不曾放弃……终于,师生们历经坎坷,从亲自设计、共同建设新校区的白手起家,到伴随改革开放移师沿海港城的二次创业,新时期学院的发展快马加鞭。燕大一步步走来,燕大人洒下的汗水浇灌了祖国的花朵,踏过的足迹印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在燕大精神的锤炼里,有你有我有他,有学校有社会有国家,更有核心价值观的“殊途同归”。正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摸索、这样不畏艰辛的兢兢业业才有了今天的“厚德、博学、求是”。
  厚德,“气度雍容,望之俨然,即之温然,此其所以厚也”,“德者,本也”。包容的气度和为人之根本缺一不可。青年者,修德之人,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之志,也要踏踏实实修好自身之德。学校除了教诲我们知识,也教会我们要学会做人、做事。一人之德尚能感动身边,何况众人之德、学校之德、社会之德?
  博学,“君子博学于文”。面对信息化浪潮的喷涌而至、面对思想舆论界的唇枪舌剑,我们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坐以待毙。“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承担社会责任之首要环节便是强大的自我力量,这力量源于自信,源于深厚的知识积淀。把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
  求是,“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一个人踏踏实实便会从容不迫,一个学校实事求是便会飞速发展,一个国家求真务实便会兴旺强盛。纷繁的世界万象、鱼龙混杂的社会百态、难以抉择的人生方向常常使我们迷惑、彷徨,然而恰是这种种的经历让我们学会辨别是非、正误、主次,真假、善恶、美丑。所谓“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为人为学,总要守住自己的底线。“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了修身之德、丰富的学识和是非分明的世界观还不够完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所说的一切、所倡导的一切都应该在行动中表现出来。在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间,让我们燕大人的风姿尽显、核心价值观的深意展露无遗,燕大精神才能不断传承和发展。燕山大学经历着风雪,承担着使命,履行着职责,铸就着辉煌。当众多创业者和亲历者已天不假年,当彼时的卓绝与感动只能成为镜头记录下的回忆时,校徽上“厚德?博学?求是”六个大字却日渐融入我的大学、我的青春、我的生命。耳边,又想起了那首久违的“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燕山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270次访问,全刊已有5097916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