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守望燕大

   期次:第592期   作者:褚玉晶   查看:47   






  七年前的春天,当我拿着求职信第一次踏进燕山大学的校门,造型粗犷的行道树和雕塑以及线条单一的建筑告诉我,这是一所彻头彻尾的工科院校,处处彰显着工科的精神和气质。但我报考的职位却是这所学校中偏人文的一部分——校报编辑,这让我对未来有了些隐忧,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究竟有多少空间是给文科生的呢?当我通过考试终究成为一名 《燕山大学报》 编辑,手捧飘着墨香的校报合订本,我才实实在在感觉到流淌在这所学校硬朗外表之下的精神暗流和人文气息。
  那时的校报还是一份只有4开的小报,一面彩色,一面黑白。虽然小,但也五脏俱全,细读其中的文章,品味那些才气纵横于行云流水之间的文字,我隐约地感觉到,这里也许并非我之前所想的“文化沙漠”。之后,逐渐与校报的几位同事熟稔起来,我感觉到他们身上既有工科生的条理和细致,更不乏文科生的思想和才气,他们用心经营着这份燕大师生的精神食粮,在这小小的一方土地上尽心尽力的耕耘播撒。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是教师,却培养了一批能力够强、笔杆子够硬的学生记者。这些学生们来自各个不同的专业,却都因为共同的爱好集结在编辑部里,他们当中有才华横溢、精通诗词歌赋的工科男,也有思想犀利、能编会写的文科女。他们愿意天天“泡”在一间小小的编辑室里,一起工作、一起加班,更重要的是一起“神侃”,新闻时事、天文地理、诗歌艺术、网络电玩,这种交流往往是来自不同专业的思想碰撞,而且常常能擦出火花。他们愿意把时间“耗”在这里,因为在这里他们体会到了工作和协作的快乐,甚至已模模糊糊地找到了自己未来人生的出口。
  2008年,校报刊满五百期。凭空去讲校园文化、讲大学精神是虚的看不见的,但刊满五百期的燕大校报却是实实在在的。翻看这些厚厚的、有些已经泛黄的报刊,我不禁遐想,有多少读者曾与它擦肩而过,它又引发过多少学子去目诵与沉思?五百,是一个颇受人喜爱的数字,它似乎总能携带一份企盼,传递一份吉祥。“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而校报的五百期,积淀了几代校报人的苦思和奔波,镌刻着燕大几十年的发展轨迹,字里行间闪烁着金子一样的光芒。
  借着校报出版五百期的机会,我们向曾经在校报工作过的学生记者们发出了邀请函,请他们讲一讲与校报之间的故事和情缘,结果却是意外的惊喜。在校报工作的经历给予他们的,并不仅仅是一段弥足珍贵的回忆,也不仅仅是真刀真枪的新闻采访实战训练,而是一种精神的植入和足以触动灵魂、改变人生的影响。一届届学生记者们的青春和汗水浇灌了校报,让校报的版面上开出朵朵思想和美之花,而校报也成全了他们,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热爱文学、关注社会的种子。95级学生记者王任飞在材料与机械工程领域学
习七年后跨专业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现在已经成为国家机关公务员的他这样写道:“我放弃多年所学而转投经济管理,个中缘由不一而足,但最重要的因素和支撑便是六、七年在校报做学生记者的经历。这种经历不单单是文字、语言能力的锤炼,更可贵的是在一种开放、融合、提高的氛围中不断实现思想的跃动和升华。……若不是当初和校报的邂逅、相知和交融,或许我现在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02 级学生记者谌陟写道:“校报对我有多重要?毕业时,我拎着沉重的行李来到北京,同千万人一起拥挤在这个城市。给我信心和力量的,是我拿在手中的那厚厚一摞报纸。里面是我大学期间在校报发表的所有文章。那时候,它们就是我全部的依靠。”一张小小的报纸,凝结着他们一生一次的青春时光,也是他们一生感怀的精神财富。03级学生记者周娜娟说:“校报是理想主义气质的精神家园,历届学子游弋在它宽容、上进、自由的气氛中,由青涩到成熟,由茫然到自信。校报给我的,不仅是新闻之路的萌芽,更是深入骨髓的为人处世的心态和道德标准。”一个进入新华社工作的学生记者讲,当他拿着厚厚一摞报纸合订本站在新华社的考官面前的时候,一切花里胡哨的自我介绍和奖状证书都显得苍白无力,这些扎扎实实的文字就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他没有背景、没有熟人,远在云南农村的家没有任何能帮助他的能力,就是靠着四年来积累的文字,他以一个并非名牌院校的本科生身份成功进入了炙手可热的新华社,并且逐渐成为了骨干记者。
  学生记者们是千万燕大学子的缩影,他们也许会因为母校的不为人知而叹息,因为自己头上没有名牌大学的光环而扼腕,但却不会因此而不积极努力。燕大从来不是个幸运儿,在发展历程中它经历了无数的艰辛苦难、辗转重生,但燕大的学子是否幸运,则全赖个人去把握和品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有经历了风霜的花朵才开得更长久更艳丽,而有了这样摧不垮、打不倒的精神,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燕大人。
  今年年初,燕山大学出版社策划要出一套反映燕大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书,希望能够将校报副刊的文章结集出版。听到这个消息我激动良久。数年来,伴随着“创办高水平大学”的豪语,关于“大学精神”的讨论接踵而来。阅历丰富的师长们在阔谈“大学精神”时,总喜欢旁若无人地把成千上万的负笈学子们的感受排除在外。需知我们的学生与教师一样,有思考的权利,有表达的欲望。刊载在校报副刊上的很多文章、诗歌甚至摄影、绘画,无不渗透着学子们的思想、折射着燕大人的精神内涵。这些言论和思想,有时代的烙印,更有超越时代的前瞻和瞭望。与其去谈论洪堡的智慧,去迷恋斯坦福、伯克利的物化奇迹,不如反观我们自己,思想和自由的火种是否已经植入万千学子的心田。
  思想既是灌注校园活力的要件,也是学术创新的桥梁,更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希望所在。因此,我愿意以一个守护者的身份,撷取燕大学子思想中的吉光片羽,将它们珍藏于校报这方沃土。作为燕大并不资深的一份子,我愿意低头耕耘,仰头守望,守望属于燕大的美好明天。

燕山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273次访问,全刊已有5098011次访问